2025-02-05 04:21 点击次数:132
印度GDP能否实现2025年达到5万亿美元的目标?这事儿吧,得从2018年的达沃斯论坛说起。当时,印度总理莫迪一脸信心满满地宣布,到2025年,咱们国家的经济规模要冲到五万亿。这话一出,不少人眼珠子差点瞪出来,有人觉得他吹牛,也有人捏着下巴琢磨:真能行吗?毕竟那会儿,印度的GDP才2。7万亿美元,在全球排第七。跟法国、英国比,还差了不小的一截呢。
莫迪这番豪言壮语可不是空穴来风。他看的是过去几十年印度经济飞速增长的数据,还有咱们14亿的人口红利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听起来,这算盘打得还挺有道理。他掰着指头算,说1997年到2018年的二十多年里,咱们国家的GDP可是从4159亿美元涨到了2。7万亿啊!你细品一下,这增幅妥妥是翻了六倍多,每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按照这个劲头往前推,只要再加把劲,到2025年冲击五万亿,好像也没啥毛病,对吧?
不过,你知道梦想很丰满,但现实却骨感得让人牙疼。现在回过头看看,从2018年以来的发展情况,再把这些数据摊开摆在桌上研究,就发现问题来了。从理论上讲,如果每年的经济都保持大约30%的名义增幅,那确实离目标不远。但实际情况咋样呢?我给大家梳理一下,看完之后估计你就懂为什么这么多人摇头叹气了。
先说2019年吧,那一年还算比较平稳。全年下来,印度的GDP从2。7万亿涨到了2。84万亿,总共增加了1400亿美元。这成绩单虽然不惊艳,但也勉强对得住观众。不过嘛,要按五万美元这个终极目标来看,这速度显然慢了一拍,好比赛跑的时候别人已经拉开距离,你只能干瞪眼追不上去一样。
然后就是2020年,说实话这一年的日子是真不好过,新冠疫情直接给全世界来了个措手不及的大停摆。不用说别国,就是咱们自己也是元气大伤。当年底,GDP不仅没长,还缩水到了2。67万亿元,比上一年度减少了1700多亿!这相当于直接被按倒在地摩擦了一圈。所以你看,当初喊出的宏伟蓝图,被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搅成了一锅粥,是不是想想都觉得扎心?
等到2021年,我们终于熬过最黑暗的那段时间,又开始缓慢爬坡。这一年可以说是恢复性反弹最快的一次,总量蹭蹭蹭升到了3。17万亿元,一下子增加了5000多亿美元,这是历史上年度最大增量之一。但这里面其实水分不少,因为之前跌太狠,现在补回来而已,并不能说明我们真的全面复苏。而且,即使这样拼命赶进度,与5那个神秘数字之间依然隔着好几个荷兰那么大的鸿沟你懂我的意思哈!
至于后来的发展趋势嘛,比如2022和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其实已经没有什么特别亮眼之处啦。去年整个年度只新增1800美元,总盘子堪堪摸到3。35万元。今年截至目前,大概预测全年可能做到3。84左右,但即便如此,把所有账目汇总起来,我们距离五仍旧遥不可及。所以呀,你让我怎么评价这种状况呢?套句俗话来说就是:瘸腿驴拉重车力有未逮。
当然喽,我这么分析并不是为了泼冷水,而是希望帮大家正视一个问题:光靠高喊口号是不够滴。如果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如果产业链条断裂严重,如果人才培养水平跟不上趟,那无论人口基数再庞大、土地资源再丰富,都只是纸老虎罢辽。有些专家学者甚至直白指出,仅凭现阶段的发展势头,即便未来几年每次都交出最好成绩单,也还是无法填补与最终目标之间巨大的缺口。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啊,就是政策执行上的效率和灵活性。在某些关键领域,比如制造业升级或者农业现代化方面,目前存在明显滞后现象;再比如国内区域发展极端失衡的问题迟迟解决不了,中西部地区几乎拖累全国步伐!唉,说到底,一块木板决定桶容量的原理谁都会背,可落实起来偏偏难如登天。这又该如何破局呢?
聊到这里,有朋友或许忍不住问:既然希望渺茫,为啥当初非要定个如此夸张的小目标?呃,这问题其实蛮耐人寻味哦。一种解释认为,这是为了凝聚民心士气,通过塑造共同愿景增强社会向心力;另一种观点则更加务实,他们猜测政府本身清楚硬件不足,只是试探国际资本市场反应罢啦!两派各执己见,各自都有几分道理。那么究竟孰真孰假,还需要更多事实检验才能盖棺定论哩!
所以总结来看,我们并非完全丧失希望,只是在面对复杂局势时必须认清自身短板,同时脚踏实地寻找突破瓶颈的方法,而非盲目冒进。如果未来几年内能够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包括吸引更多海外投资),同时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取代传统粗放式扩张,那么奇迹或许不会彻底绝缘。然而退一步讲,即使错失525(即25年前设立)的节点,也未必意味着失败,相反,它更像一次及时提醒,让大家重新审视彼此真实需求与能力匹配!
参考信息来源: 平台名称:CNBC India 标题:《Can India achieve 5 trillion GDP by 2025? Experts weigh in on Modi”s ambitious plan》